聚焦东南网_东南人最受欢迎的企业资讯门户网站之一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2020年,我想要“微信离线权”

来源:时间:2019-12-27 11:54:08 阅读:1

昨晚,才欢腾两天的朋友圈表情包评论功能下线了,微信备受瞩目的两大新功能剩下一个:

朋友权限——“仅聊天”。

2020年,我想要“微信离线权”

差别待遇新操作

经测试,它与指向性屏蔽朋友圈等旧功能的区别在于,可以一键双向屏蔽彼此所有的动态,包括朋友圈、小视频、在看、微信步数等等——即名副其实的,仅剩可以聊天。

那么问题来了:当微信成为常规办公软件,这功能可让我们不那么排斥微信吗?

2020年,我想要“微信离线权”

微信从前可没有这么多朋友权限,也不需要。

微信的蛮荒年代(2011~2012),微信好友大都是从手机通讯录和QQ导过来的联系人,彼此很熟络;能免费发送语音消息,便捷又省钱。

2020年,我想要“微信离线权”

早期微信画面

后来,朋友圈诞生了。有别于QQ空间和微博等全开放的传统模式,朋友圈只能看见互为好友的人的评论,而看不到陌生人的评论,就像一群亲朋戚友在线上的社区,安全而不闭塞,热闹而不喧嚣。

那时候的微信还是一款注重隐私的休闲通讯软件,它予人的体验就像它的界面一样清爽。

2020年,我想要“微信离线权”

微信原版启动界面-地球中央为非洲大陆

再后来,随着公众号的崛起与游戏中心、微信支付、小程序等内容的推出,微信的功能越来越丰富,用户也越吸越多。线上,微商、外链、广告等非预期资讯应运而生;线下,泛泛之交从见面互留手机名片,变成了互扫微信二维码。

但伴随着繁杂信息而来的,是用户体验的逐渐下降。

我们变得对窗口排斥、对社区厌倦,开始“在微博蹦迪,在朋友圈装死”

2020年,我想要“微信离线权”

原本友好的微信,变得令人想要逃离。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根据人际交往的物理远近与心理亲疏划分出四种距离:

亲密距离:触手可及的私密场合,彼此为亲朋好友;

个人距离:私人交谈的休闲场合,彼此颇有交情;

社交距离:工作、宴会等正式场合,彼此稍有交集;

公众距离:类似演讲者与听众,彼此并不相识;

如果说初生的微信属于“亲密距离”,成熟的微信属于“个人距离”,那么现在高度商业化办公化的微信,已经扩展至“社交距离”甚至“公众距离”了。

这时候想起了微信的品牌标语:

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我们的生活方式,居然是全天候泡在会议大厅里。

2020年,我想要“微信离线权”

然而人人都有划分私人空间的需要,这个空间不一定十分私密,但要求相对放松和安全。

就像吹起一个缤纷气泡为自己营造一片休闲区域,当这个气泡被戳破,里面的人就会感到被冒犯,进而不适、不安甚至恼怒。

微信团队也察觉到用户的不满,于是陆续推出一系列保障私隐提升体验的措施:

包括相册的“仅三天可见”“仅半年可见”“仅一个月可见”,单条朋友圈的可选择性屏蔽,以及整个朋友圈的“不让Ta看”和“不看Ta”,还有最新的一了百了的——“仅聊天”。

朋友权限不断细化的背后,原来是不断被蚕食的私人空间。

2020年,我想要“微信离线权”

微信早已不再简约。

但如果说像公众图文、外链、微商等生态现象因便民利民还算喜闻乐见的话,有一种则可谓犯众憎。

即将九岁的微信,已是一颗粉丝10亿、动辄上热搜的软件巨星。

不久前的一回,是因话题 #微信被默认成常规办公软件# 。

2020年,我想要“微信离线权”

评论区一呼百应,网友纷纷吐槽微信办公现象。

2020年,我想要“微信离线权”

微信办公化,难接受却易理解。

现代人的“手机依赖症”,和微信傲视业界的月活量,导致人人想要迅速联系上一个对象,都会优先通过微信——哪怕微信的诸多功能其实并不如QQ、企业微信等齐备和强大。

这样的便利,身处职场权力高地的人自然也不会放过。

去年,宁波一位准妈妈因错过微信工作群里一则“10分钟内上报当月业绩”的通知而被辞退。

近日,有网友爆料北京一家媒体公司规定员工不能朋友圈屏蔽同事,否则罚款100;无故不回微信,罚50。

还有身边常常听见的吐槽:“公司让我转发朋友圈”“上司要求微信时保联”“刚才吐槽甲方忘了屏蔽他”……

2020年,我想要“微信离线权”

办公化后的微信私人空间荡然无存,可我们还是本能地希冀着应有的休闲时光。这种对微信功能角色的矛盾认知,有时还会引发意外的冲突。

近日有媒体报道,广西玉林一个微信家长群爆发了一场骂战,起因是其中一位女博士家长不满其他家长在群里谈天说地而破口大骂:“家长群,聊喝酒?喝死你们!”

另一位家长反驳道:“群聊,规定那么多不累吗?”

是啊,不累吗?

2020年,我想要“微信离线权”

挑起骂战的那位家长显然把家长群视作家长会一般的正式场合,才会对无关的闲聊难以容忍。

而应战的几位家长则仍对微信保持着群聊=闲聊、通讯=社交的朴素认知。

我们到底要怎么看待微信才对?是交朋结友的社交平台,还是豪华版公共邮箱?

想起微信上添加新联系人的按钮,英文版界面是“Add Contacts”;简体中文版是“添加朋友”;繁体中文版则是“新增好友”。

“Contact、朋友、好友”,如今看来,描述最不准确的应该是繁体中文版了。

2020年,我想要“微信离线权”

前两日微信发布新版本时,有微博网友提出了对新功能的更多期待,其中一条广受好评:

2020年,我想要“微信离线权”

“置底聊天”,多么风趣又苦涩的创意。

原来对于不想接收的消息,我们自己都默认只能不停地回避或屏蔽,反正就不能直接拒收。

那当然,要面对的是上司或甲方,谁敢拒收?

那么像已推出的新功能“仅聊天”,即便能在一定程度起到净化视野、保护私隐的效果,也还是能够收发讯息,并不能使深受其扰的职场人摈除被手机支配的恐惧。

2020年,我想要“微信离线权”

朋友权限设计得再细致和丰富,也不过扬汤止沸,因为微信上私人空间的压缩,实质是生活中劳工权益的侵蚀。

没有人需要为微信办公化而付出代价,贪吃蛇自然肆无忌惮,公私界限亦白白被模糊。

当职场上弱势的一方被暗示需要时刻待命,微信办公化便相当于一种不被承认的加班,它甚至比不上996,因为996尚且有规律有补偿,而它就像007,无时、无地、无偿。

而这样造成的后果,其实是强弱双方都要承担的。

年中有一期《圆桌派》谈论到加班过劳问题,梁文道这样解说道:

2020年,我想要“微信离线权”

劳动力原是可再生资源,可一旦生活与工作揉成一团,过劳成了常态,可再生的机制就会随之受损。

就像海洋里被滥捕的美丽鲸类,会濒临灭绝。

劳动力普遍下降,谁来为我们的企业、我们的社会创造更多劳动价值呢?

2020年,我想要“微信离线权”

微信新版启动界面-地球中央为东南亚

2017年1月1日,法国推出世界上首条保障“离线权”的法律,让员工下班后有权在任何渠道“已读不回”。

2020年的1月1日也即将到来,仅微信便有10亿用户的我国,也该考虑考虑了。

撰文丨黄诗狼


图文推荐

聚焦东南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聚焦东南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最新新闻
热门资讯榜